為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深入探究智慧農業技術在特色農業領域的實踐成效,巢湖學院“智匯農業,數聯鄉村”調研團赴同大鎮,于7月3日下午14:00前往葡萄園,并對當地葡萄園開展專題調研,與園長圍繞數字化種植模式、技術應用實效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
調研現場,園長向調研團詳細介紹葡萄園的智慧化改造成果。調研團在葡萄園注意到,園內布設噴灌技術、檢驗空氣溫濕度等關鍵數據設備,盡管采用的設備類型有限,僅包含噴灌系統與空氣溫濕度檢測裝置,但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貼合生產需求的實用性。噴灌系統通過有序分布的噴頭與管路設計,實現了水流的均勻覆蓋,相比傳統漫灌更利于水資源的合理分配;而設置在田壟間的空氣溫濕度檢測裝置,能夠持續提供環境數據支撐,為農戶根據葡萄生長狀態調整管理措施提供了量化參考。這些設備雖結構簡單,卻在降低人工強度與提升生產精準度上發揮著基礎且有效的作用。
談及轉型過程,園長表示,智慧農業的推廣曾面臨技術認知、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挑戰。通過建立示范田、開展技術培訓,農戶逐步掌握智能設備操作方法,看到數字化帶來的實際效益。
調研團表示,該葡萄園的智慧化實踐展現科技賦能農業的清晰路徑,其“技術落地—效益轉化—農戶參與”的模式具有較強借鑒意義。下一步,調研團將系統梳理經驗,為推動智慧農業在鄉村的規模化應用提供數據支撐與方案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