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7月9~13日,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會計學院會青春志愿服務隊赴郴州市嘉禾縣晉屏鎮宅侯村開展有針對性、有指向性、有計劃性的鄉土特色系列手工制作活動,以有趣、有愛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鄉土魅力,度過“七彩假期”。
7月9日下午,二十四節氣盤子畫的手工課上,志愿者耐心講解著節氣的故事:“大家看,這是春分的木版畫,畫上有燕子和柳樹,代表春天來了......”,并手把手教孩子們用畫筆勾勒圖案。孩子們眼神堅定,握著畫筆,專注地繪制屬于自己的“節氣記憶”。本次活動孩子們盡情釋放了自己的天性,想象能力與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增強。
小朋友畫盤子畫 趙悅彤攝
7月10日下午,志愿者開展了草帽繪制課堂,該項課堂與宅侯村特色鄉土風情結合。孩子們就著五彩的顏料,有的畫下宅侯村的特色貢米,還有的學會舉一反三,畫上前期學到的“節氣記憶”。這項活動不但考驗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進一步拉近了孩子與志愿者之間的距離。
小朋友畫草帽 李璇攝
7月13日上午,志愿者結合傳統節日習俗,將非遺文化與藝術創作相結合,開展了非遺花燈制作活動。志愿者教授孩子們繪畫、裱糊等花燈制作技藝,讓一盞盞五彩斑斕的花燈點亮了課堂,也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
小朋友制作非遺花燈 王筱薇攝
7月13日下午,志愿者結合糧食安全知識,帶著孩子們利用黃豆、綠豆與貢米等農作物材料拼貼成畫,彩色的農作物成了天然的顏料,在畫布上繪就栩栩如生的圖案,引導孩子們珍惜糧食,感恩自然。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盤子畫里的節氣記憶,到草帽描繪的田園風光;從非遺花燈的五彩斑斕,到五谷拼貼的豐收圖景。宅侯村書記李國紅強調,“該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湖南省‘百萬青年建功鄉村振興戰略實踐育人行動’的具體實踐,期待通過校地共建形成可持續幫扶機制。”(撰稿人:李璇 李俞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