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泰州某羊駝科研基地突發緊急狀況:數只羊駝接連急性死亡。危急關頭,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新“牛”人科技實踐團的研究生們火速馳援,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精準診斷病因,開出“良方”,成功化解危機,為基地避免了更大損失。他們的行動,是科技助農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7月6日,團隊成員郭佳接到基地的緊急求助電話后,立即上報。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團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部分羊駝臥地不起,已經死了快十頭了!”面對飼養員焦急的敘述,團隊深感事態緊急,立即投入“戰斗”。
團隊迅速展開調查,詳細了解養殖環境和飼養方式,仔細檢查發病及健康羊駝的身體狀況,密切觀察臨床癥狀,并對病死羊駝進行解剖和實驗室檢測。綜合連續多日40℃以上高溫的天氣因素,體溫飆升、呼吸急促、食欲廢絕、行動遲緩乃至出現頭頸后仰、四肢僵直等臨床癥狀,及剖檢化驗結果,團隊最終鎖定“元兇”:因羊駝毛發厚重,圈舍通風不良,在極端高溫下無法有效散熱,導致嚴重熱應激,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急性死亡。
病因明確,團隊立即開出“降溫處方”:一是緊急為羊駝修剪厚重毛發,減少熱量蓄積;二是加裝強力通風設施,改善圈舍空氣流通;三是保證清潔涼水供應,促進羊駝體內散熱。這些措施直擊要害,迅速緩解了羊駝的熱應激狀況。
“真是多虧了揚大的同學們!”基地負責人感慨道,“他們來得及時,找問題又快又準,給出的辦法也管用,幫我們止住了損失,以后遇到類似情況也知道怎么應對了!”
此次成功“急診”,是揚州大學獸醫學院研究生新“牛”人科技實踐團暑期社會實踐的縮影。他們深入養殖一線,將課堂所學轉化為解決實際難題的“金鑰匙”,有效防控動物疫病,切實為養殖戶排憂解難。在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這群年輕的“獸醫尖兵”正用專業與熱忱,貢獻著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