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層治理正從組織邏輯向傳播邏輯深度轉型,尤其是隨著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一批有特色有潛力的鄉村、一批扎根鄉土的書記主播逐漸涌現。部分基層干部借助短視頻、直播等新媒介,探索更具親和力與互動性的政務傳播方式,將流量變為財富存量、富民形象,激蕩起基層治理創新的“層層后浪”。在此背景下,宿遷市泗洪縣朱湖鎮莊塘村黨支部書記劉玉明通過新媒體實現從“田間地頭”到“公共舞臺”的轉變,成為突破傳統治理邊界的代表性樣本。為深入探索基層治理創新之道,7月8日—7月10日,南通大學數字人文研習社前往宿遷市泗洪縣朱湖鎮莊塘村開展實地調研。
對話工作人員:探索治理實踐 7月8日,調研團來到宿遷市泗洪縣朱湖鎮莊塘村黨群服務中心,與黨支部書記、主任劉玉明,支委委員、組織委員、村委委員許輝輝,支委委員、宣傳委員、村委委員莊健,支委委員、紀檢委員楊正金,后備干部劉瑞等工作人員進行訪談,梳理莊塘村治理實踐的路徑與機制,并綜合評估治理成效。
劉書記就莊塘村地理位置、歷史發展、日常管理等基本情況進行簡要介紹,并結合自身經歷向調研團成員分享其通過新媒體開展直播帶貨的心路歷程。
在基層治理方面,為開展入戶走訪,劉書記嚴格貫徹組織部“三提三知”要求,熟悉村里各家各戶基本情況,記錄下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各類問題,梳理歸類并落實解決。為開展扶貧濟困,他敏銳地發現當地低保和財務公示制度不健全,“人情保”等現象屢見不鮮,為此,他將該村低保和財務及時公示,隨時接受百姓監督,“把精準兜底和精準扶貧用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當然,基層治理還需要體現在每一件“青萍微瀾”的小事中,為將民生實事做到實處,他雷厲風行,將年久失修又坑坑洼洼的泥濘路翻新,為當地百姓配套便于澆水灌溉的溝渠,按時關心走訪村里留守老人,真正做到了聚民心、安人心、守廉心。
談及直播助農,他表示,電商直播是一個誤打誤撞的事情。為解決2022年莊塘村所面臨的黃桃滯銷困境,他開始接觸視頻拍攝、視頻剪輯、挑選樣品、直播帶貨等一系列新技能。經過不斷學習與實踐,短視頻賬號漲粉了,直播人氣上漲了,朱湖鎮的黃桃、臧橋村的大棗,以及當地金絲菊和山芋之類的特色產品都通過互聯網渠道賣到五湖四海百姓家。從一頭霧水到應對自如,劉書記通過直播電商平臺,同“屏”共唱振興曲,將流量變為財富存量、富民形象,有效破解了鄉村振興的“致富密碼”。劉書記表示,今后將著重挖掘當地特色產品,選擇一些具備直播潛力的村委、村干部加入電商助農的團隊,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與此同時,調研團成員還與朱湖鎮莊塘村黨群服務中心其他部分工作人員就“網格+黨建”等治理模式及農“莊”課“塘”等特色項目展開廣泛交流討論。黨支部組織委員、村委委員許輝輝表示:“我是從另外一個村嫁過來的,我嫁過來以前,莊塘村夏天就只有一個電風扇,連空調都沒有,空調還是后期才安上的,房子也是又老又破的,道路也不是水泥路,那個時候是真不容易。現在真是好太多了,在劉書記等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水泥路也有了,水渠也建好了,各方面都是走上正軌了。大家都是蠻認可劉書記的做事風格的,也是挺滿意他的治理成效的。”與會工作人員紛紛表示,在基層治理的過程中,關鍵人物的帶動作用不可或缺,而劉書記就是幫助莊塘村增收致富、實現基層善治的主力。在劉書記的帶動下,全體工作人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凝聚力,而這股凝聚力將匯聚成鄉村良政善治的磅礴偉力。
走訪當地村民:傾聽群眾呼聲 7月9日,調研團在宿遷市泗洪縣朱湖鎮莊塘村,隨機與當地村民進行交流互動。談及劉書記,村民們津津樂道,都知道莊塘村有個“支書劉鐵嘴”。近年來,在劉書記的幫助下,困擾村民多年的溝渠電站失修、農業生產困難、產業結構單一等諸多問題均一一解決。幸福感在逐漸提升。其中一位受訪村民周女士表示:“我現在住在縣里,不在父母身邊,總擔心父母單獨住在老家照應不到,現在因為有劉書記在,我很放心。我也經常能在抖音上刷到劉書記的直播,我感覺蠻好玩的,他也有在盡力幫助我們莊塘村變得更好。”
參觀直播基地:共探特色產業 7月10日上午,調研團在劉書記的帶領下來到“支書劉鐵嘴”助農直播間,略顯狹窄的直播間內擺放著齊全的直播設備及精心挑選的直播樣品。據劉書記介紹:“每天上班前以及下班后,沒有特殊情況都會直播幾個小時,既不耽誤村里面日常工作,又能幫助村里增收致富。我想直播一定會堅持做,因為我認為這就是我作為支部書記能兼顧著去干的一件事情,而且這是一件好事情。”
隨后,村后備干部劉瑞帶領調研團來到朱湖鎮世外桃源度假區,深入調研王路果樹種植家庭農場。如今的世外桃源,正從一個傳統的桃樹種植區,蝶變為如今集火雞觀賞區、黃桃示范區、戶外休閑體驗區等多業態于一體的綜合園區。尤其是直播電商的蓬勃發展,原本滯銷的桃產業重新煥發生機。
劉書記在組織薄弱、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吸納村委委員、企業代表、當地村民等多元主體參與,通過直播引流、制度設計等路徑推進治理方式創新。其充分證明基層善治的另一種可能:當傳統農業遇上數字浪潮,基層干部的角色轉型不僅能破解產銷困局,更能激活鄉村內生動力,讓鄉音通過云端傳得更遠,有效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未來,調研團將持續關注基層治理實踐,為實現良政善治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邢警 陳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