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至19日,在李靜、夏楠等5位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承德醫學院“華夏文化映醫道,典籍薪火傳赤誠”暑假社會實踐服務隊以五地聯動形式,分赴張家口、衡水、滄州、石家莊、雄安新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入基層,通過文化溯源、紅色研學、產業調研、非遺體驗等多元形式,在行走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內涵,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醫學生的使命擔當。
紅醫溯源:校史館里尋精神坐標 7月9日,實踐隊全體成員在校史館開啟實踐第一課。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駐足于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前,聆聽紅醫故事。從抗戰時期校友在戰火中堅持醫學教育的堅守,到改革開放后科研團隊攻克疑難病癥的突破,再到新時代青年醫者扎根基層的奉獻,校史館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醫者仁心”的傳承。隊員們紛紛感慨道:這些前輩用行動告訴他們,醫者的使命不僅在于治病,更在于救人。
非遺煥新:張家口剪紙剪出文化自信 作為系列活動的開端,張家口分隊7月14日的剪紙之旅尤為精彩。實踐團隊走訪了蔚縣焦氏剪紙藝術工作室,實地觀摩剪紙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藝術家們嫻熟地運用剪刀,在紙上進行精準創作,將普通紙張轉化為精美的藝術品。此外,實踐團隊還走進蔚縣蒲公英幼兒園開展了剪紙藝術宣傳志愿服務活動。隊員們結合孩子們的認知特點,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解剪紙的由來和相關知識,通過展示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剪紙作品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張家口分隊隊員還特別錄制了"剪紙里的故事"系列短視頻,通過網絡平臺傳播,累計播放量已突破2萬次。
匠心傳承:衡水青竹解碼守正創新 7月15日,衡水分隊走進青竹顏料企業,開啟傳統工藝的現代解碼之旅。展廳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傳統顏料產品,從細膩的國畫顏料到鮮艷的油畫顏料,琳瑯滿目。工作人員詳細地介紹了每種顏料的制作工藝、歷史淵源以及在藝術領域的應用。隊員們一邊認真聆聽講解,一邊仔細觀察這些顏料,感受著傳統顏料文化的深厚底蘊。參觀環節后,隊員們與企業負責人展開深度交流,認真聆聽企業從初創到壯大的發展歷程,細致了解其在時代變遷中堅守品質、傳承文化、銳意創新的奮斗故事。隊員們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將繼續關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積極參與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醫道尋根:滄州鄚州探扁鵲精神 7月16日,滄州分隊走進“神醫扁鵲故里”鄚州大廟,在千年碑刻與藥草清香中開啟醫學文化溯源之旅。活動伊始,隊員們來到鄚洲大廟。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與扁鵲相關的歷史建筑、碑刻等遺跡,系統學習了扁鵲的生平事跡和主要貢獻。隨后,隊伍前往當地中草藥種植基地進行實踐學習。在經驗豐富的藥農指導下,隊員們認真辨識各類中草藥,并親手體驗了采摘過程。通過親身體驗,隊員們不僅了解了本草知識,更直觀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對扁鵲所代表的“藥食同源”等傳統醫學智慧及其在現代健康理念中的價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紅色鑄魂:西柏坡重溫“趕考”初心 石家莊分隊于7月17日踏上西柏坡革命圣地,在中共中央舊址的斑駁磚墻間聆聽歷史回響。隊員們首先參觀了中共中央舊址,重溫"進京趕考"的歷史場景。在莊嚴的紀念館內,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生動再現了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指揮三大戰役、召開七屆二中全會的輝煌歷程。隨后,隊員們聆聽了"西柏坡精神"專題黨課,深入學習"兩個務必"的深刻內涵——"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并參與"重走趕考路"沉浸式教學,通過模擬革命戰略決策過程,從戰役規劃到資源分配,切身感受老一輩革命家在艱難處境中,憑借智慧與擔當破局的不易。“戰略決策推演讓他們明白,革命勝利從來不是偶然,而是無數先輩用智慧與犧牲換來的。”隊員們在小組討論中感慨道。
創新賦能:雄安新區見證時代蝶變 7月19日,雄安新區分隊穿梭于未來之城的智慧展廳與社區街巷。隊員們踏入雄安新區印象館,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聆聽雄安新區從一片荒蕪到如今繁華的蛻變歷程。印象館內的沙盤模型、多媒體展示、珍貴照片等,全方位展現了雄安新區的誕生背景、宏偉規劃以及每一階段的關鍵成就。當看到新區的交通網絡從幾近空白到如今四通八達,隊員們對雄安新區的規劃布局有了更加清晰認識,進一步理解了雄安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五維實踐繪就青春答卷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此次五地聯動實踐,構建起“紅醫精神—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創新發展—工匠精神”五位一體的育人矩陣。從校史館的初心洗禮到扁鵲故里的醫道傳承,從西柏坡的紅色滋養到雄安新區的創新啟迪,這些活動用文化脈絡串聯起新時代醫學生的成長圖譜。承醫學子將以此次實踐為起點,繼續深耕文化沃土,把“大醫精誠”的仁心、“趕考永遠在路上”的清醒、“敢為天下先”的魄力融入醫學求索之路,讓青春在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的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作者:李浩宇、冉子滕
202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