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薪火藝旅團"開展"繪就英雄嶺,傳承勝利情"主題實踐活動。師生們歷時數月創作完成四米巨幅油畫,生動再現"分贓嶺戰役"壯烈場景,用藝術創作傳承紅色基因,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深入歷史尋根,筑牢創作根基 實踐伊始,團隊成員懷著敬畏之心走進十堰紅色檔案館。在浩如煙海的檔案中,同學們系統查閱了參戰將士家書、戰場照片、作戰地圖等珍貴史料。"這些泛黃的檔案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團隊負責人孫章杰說。通過連續數日的潛心研讀,隊員們不僅收集到豐富創作素材,更在精神上受到深刻洗禮。他們發現,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不僅是軍事勝利,更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動體現。
圖一 團隊成員在十堰紅色檔案館查閱資料
精心構思創作,彰顯時代價值 在指導老師謝逢春教授帶領下,團隊召開多次創作研討會,深入探討如何通過藝術手法傳達抗戰精神內涵。"藝術創作不能停留在場景復制,而要深入挖掘歷史事件的精神內核。"謝逢春強調。經過反復推敲,團隊最終確定以分贓嶺山川地貌為背景,突出表現八路軍將士與日軍激烈交鋒的宏大場面。畫面精心設計多個層次:前景是奮勇作戰的將士群像,中景是硝煙彌漫的戰場,遠景是巍峨山嶺和飄揚戰旗。
圖二 師生研討創作方案
精益求精打磨,凝聚團隊力量 創作四米長卷對學生們是巨大挑戰。團隊成員根據專業特長合理分工,各展所長,密切配合。創作期間正值酷暑,畫室溫度常超35攝氏度,但同學們熱情不減。"有時為一個人物的眼神要修改數十次,為一個場景的色彩要嘗試多種方案。"團隊成員回憶道。指導老師謝逢春始終與同學們并肩作戰,從專業角度給予指導,在困難時給予鼓勵。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確保了作品的藝術水準。
圖三 繪制長卷現場
深化教育意義,擴大社會影響 作品完成后,團隊積極策劃展示活動。作品在學校升旗儀式上首次亮相便引起強烈反響。校領導表示:"這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作品被"汽院青年"微信公眾號專題報道后,獲得校內外廣泛關注。在9月18日這個特殊日子,團隊將作品捐贈給校史館永久收藏。"這幅作品凝聚著對先烈的緬懷,也承載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團隊成員在捐贈儀式上動情地說。
圖四 長卷捐贈現場
傳承紅色基因,續寫時代新篇 目前,團隊仍在繼續完善作品,并計劃組建宣講團,向更多同學講述分贓嶺戰役的歷史和抗戰精神內涵。他們還準備制作實踐成果紀錄片,通過新媒體平臺讓紅色故事感動更多人。"通過這次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紅色江山的來之不易。"孫章杰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自覺擔當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
這次藝術創作實踐不僅產生了優秀作品,更探索出紅色文化育人的新路徑。同學們用畫筆描繪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圖譜;用青春書寫的不僅是藝術作品,更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