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學數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展 “數理賦能金融科普 知識筑牢反詐防線”社會實踐活動
時間:2025-07-11 閱讀:
一、金融知識領航,筑牢反詐根基
7月4日,實踐團隊赴尚璧信用社開展實踐活動。在信用社內,工作人員聚焦電信詐騙防范和辨別假幣知識科普主題,為實踐團帶來專業講座。通過播放真實案例視頻、拆解詐騙話術,工作人員詳細剖析“虛假投資理財”騙局中虛構高收益項目、偽造交易平臺等常見作案套路。同時,工作人員提煉出“三不一多”口訣——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指導實踐團成員掌握快速識別風險的核心技巧。團隊成員系統整理防詐要點,形成圖文并茂的學習資料,為后續開展基層反詐宣傳筑牢知識基礎。
宣講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利用群眾業務辦理等候時間,在營業廳開展“一對一”反詐科普。成員們結合典型案例,重點講解冒充客服、虛假投資等詐騙手段,演示來電預警等功能。針對老年群體,成員耐心解答疑問并協助設置手機攔截;面向年輕客戶,則著重提醒網貸、刷單等新型騙局風險,高效傳遞反詐知識。
二、搭建知識講臺,共筑防詐防線
7月5日,實踐團前往西軍師堡信用社搭建戶外宣講平臺,通過知識科普、反詐海報宣傳、宣傳單發放等形式,將反詐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實用技巧,幫助群眾識破電信詐騙套路。
同時,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實踐團成員充分發揮個人特長,精心繪制了圖文并茂、生動易懂的騷擾電話攔截流程圖。宣傳現場,隊員們手持流程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逐一講解手機設置攔截規則、識別可疑號碼等實用技巧,還通過模擬操作演示,手把手幫助老人進行手機設置,通過直觀的宣傳方式既實用又貼心,切實解決了他們日常生活中飽受騷擾電話困擾的難題,讓防擾知識真正入腦入心。
除搭建戶外宣講平臺集中宣教外,實踐團成員深入周邊村鎮、社區,開展“送知識上門”行動,向附近群眾發放反詐宣傳海報,結合海報上生動的圖文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虛假中獎、冒充公檢法等常見詐騙手段。面對老人提出的疑問,成員們耐心解答,手把手講解防范要點。實踐團用腳步丈量責任,以實際行動將反詐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切實提升基層群眾的防騙意識和能力。
三、調研采集反饋,分析數據增效
實踐團成員深入附近鄉鎮、社區等地區,結合數理統計學科優勢,向群眾發放反詐調查問卷并進行訪談。問卷圍繞知識掌握度、受騙經歷、宣傳需求等內容設計,通過面對面溝通,收集群眾真實反饋。調研結束后,團隊對回收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性分析、差異性分析等方法,提煉群眾訴求,通過調研結果優化當地反詐宣傳策略,推動反詐知識精準普及。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實踐團始終秉持“重實踐、建新功”的行動準則,在專業知識學習與基層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守護群眾財產安全的重要意義。活動不僅幫助數百名群眾提升了防詐意識,更讓青年學子在服務社會中錘煉了責任擔當。未來,實踐團將持續深化反詐宣傳成效,以青年之力筑牢基層安全防線,讓青春在踐行社會責任、護航社會穩定的征程中發光發熱,書寫新時代青年服務人民的生動答卷。
作者:鄧捷 劉旭騰 來源: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