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響應國家美育政策,安徽師范大學赴亳州市蒙城縣雙澗中心小學(北區)團隊將紅色精神與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開展了一系列藝術支教活動,為孩子們推開了一扇藝術的窗。
雙澗中心小學美育基礎薄弱,藝術教育資源匱乏,因此支教團隊開設了合唱、朗誦、美術等一系列藝術課程,及黨史與法治教育重點課程。將美育和紅色文化教育落到實處,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
“我一直想為月光下的中國寫一首詩”,抑揚頓挫的讀書聲在朗誦課上響起。學生們模仿著石老師的語調,聲情并茂地朗誦《月光下的中國》。石老師創造性的將鋼琴旋律與朗誦技巧聯系起來,音的高低與語調的平仄相對應,使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
石老師在傳授朗誦技巧的同時,細致講解了詩意,以及這首詩歌的創作動機—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育學生們要努力成長為棟梁之才,報效祖國。
合唱課上,董老師與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有同學在游戲環節中發生小矛盾,董老師耐心教導他們要互相謙讓,團結友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行為準則,讓同學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新的理解,收獲滿滿。
圖為董老師指揮孩子們合唱余越供圖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4周年,邱老師在繪畫課上帶領同學們繪制愛國主題手抄報。在認真聆聽邱老師講解完繪畫技巧與文字主題后,同學們開始自由創作。一支支畫筆在紙上渲染出繽紛色彩,字跡稚嫩卻工整,訴說了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表達了對祖國對黨的熱愛,這不僅是一節繪畫課,更是一節愛國主義教育課。
圖為學生創作的愛國主義手抄報余越供圖
課間休息時間,同學們都聚在一起興奮地討論朗誦課與繪畫課學到的新知識。學生們好學上進的模樣,老師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為同學們準備了清涼解暑的西瓜作為獎勵。孩子們邊吃邊嘰嘰喳喳圍在老師身邊說話,歡聲笑語的一幕十分動人。有同學悄悄的給老師送來一張字條:“老師,以后我也想成為您這樣的人,謝謝您!”文字中流露出來的真摯心意令老師們感動不已。
圖為孩子們在分享西瓜余越供圖
校園霸凌、預防溺水、網絡詐騙、保護隱私等安全問題歷來是學校尤其是鄉村地區學校安全教育的重點和難點,為此支教團隊李老師特意為學生們上了一節安全教育課,與同學們坐在一起討論安全問題。李老師對同學們提出的“如何保護好自己”、“如何預防溺水”、“如何處理同學關系”等問題一一細致解答,反復叮囑學生們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困難要及時向師長求助,同學們紛紛表示會牢記李老師的叮囑,保護好自己。課堂氛圍融洽活潑。
侯老師的黨課上的精彩紛呈。課堂上,侯老師利用精美的多媒體課件,用接地氣的皖北方言為同學們講述紅色革命故事,宣揚偉大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侯老師向學生們強調,作為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們應當堅定不移跟黨走,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筑牢道德根基,牢記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斗。
侯老師用生動實例和靈活的比喻將法治理念也講解的清晰透徹。簡單易懂的描述打破了法治理念與學生們的“距離”,使他們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
提問探討環節,學生們踴躍舉手發言,侯老師悉心聽取、答疑解惑。討論環節后,同學們高唱《走進新時代》,在優美的旋律中結束了本次黨課。
圖為黨課上學生們認真聽講余越供圖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支教之“教”,不僅在教授知識,更在于“教人為人”。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領學生學習紅色革命文化,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成長為合格的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是每一位支教老師義不容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