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賀逸龍 謝榮華)2025年7月5日,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三下鄉團隊以“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法治青春,安全護童”為主題,走進酃湖中學開展心理健康團輔活動。團隊創新設計“搶車位”“運氣球”兩大趣味游戲,將安全知識融入互動環節,帶領30余名留守兒童在歡聲笑語中提升心理韌性,筑牢安全意識防線。
(圖為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志愿者與酃湖中學學生合照)
熱身破冰:“搶車位”里的規則意識啟蒙 “搶到車位別忘喊‘安全到位’哦!”志愿者一邊講解規則,一邊示范“拍肩搶位”的互動要領。當多出來的“車輛”拍向目標車位時,被拍同學與左右同伴需快速起身繞圈搶位,未搶到者則化身新“車輛”繼續挑戰。現場孩子們從最初的拘謹到逐漸放開,在追逐中學會遵守“拍肩才能搶位”的規則——有的小組默契配合卡位,有的同學因“違規搶位”主動認罰充當新的“車輛”。15分鐘的熱身不僅打破陌生感,更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直觀理解“規則即安全底線”的法治啟蒙概念。
(圖為志愿者賀逸龍引導酃湖中學學生參與“搶車位”游戲)
協作闖關:“默契運氣球”傳遞安全防護智慧 “氣球代表‘安全隱患’,運輸時要像保護重要物品一樣小心!”志愿者將30個氣球分發給10組隊員,兩人一組用后背夾球往返于起點與終點,中途氣球破裂需重新開始。最終決出的6組“安全小衛士”捧著棒棒糖獎勵,興奮地分享經驗:“夾氣球要像戴安全帽一樣穩,遇到危險也要像護氣球一樣保護自己!”
(圖為酃湖中學學生進行“默契運氣球”游戲)
心防共建:游戲問卷雙軌賦能心理安全 “我們在游戲中觀察孩子的情緒管理和協作能力,問卷則幫助他們精準捕捉心理需求。”活動負責人賀逸龍介紹,團隊同步發放了涵蓋情緒調節、自我認知的心理健康問卷,志愿者們在游戲中穿插心理引導,如當小組因氣球破裂爭執時,及時介入引導“互相指責不如找解決方法”,潛移默化傳遞“理性應對問題”的心理建設理念。
(圖為酃湖中學學生填寫的心理調查問卷)
“這個游戲讓我知道遇到危險要像保護氣球一樣冷靜!”八年級學生小宇指著問卷上“最想對父母說的話”,認真寫下“我學會自己保護自己了”。這場融合物理學科思維與法治安全教育的團輔活動,不僅讓酃湖中學的留守兒童們在互動中釋放壓力,更通過“游戲體驗+知識滲透+心理疏導”的模式,為鄉村少年筑起兼具溫度與硬度的安全心理防線。
未來,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實踐團將以留守兒童心理為契機,開發更多融合物理學科特色的心理安全教育課程,讓心理團輔活動成為守護鄉村兒童成長的常態機制,以青春之力為鄉村振興筑牢安全根基,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書寫青年擔當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