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旬,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煙火星途隊,耕旅昆村行”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走進浙江嵊州小昆村,圍繞“星宿文化體驗型路線設計”主題,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深度調研與交流活動。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探訪古村新貌、對話基層干部,以實際行動為古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
一、走進古村新貌,感知振興脈動 實踐團隊首站探訪了“昆侖之家”文化展廳。在這里,3D仿真村落模型與天文望遠鏡生動呈現了小昆村“上觀天文,下感煙火”的獨特魅力。“小昆阿婆”品牌農產品的精致包裝,如高山蘿卜“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創意標語,引發了隊員們對鄉村品牌定位與價值挖掘的思考。沿著古樸的石板路前行,隊員們看到一座座修繕一新的老宅煥發新生,變身“抱樸咖啡”“忘憂酒館”等特色業態。在返鄉青年主理的咖啡館里,“以前往外跑,現在想為村子出力”的真摯話語,讓隊員們深切感受到鄉村吸引力的顯著提升。走進“小昆阿婆”店鋪,阿婆們熱情介紹著自家經營的香榧、茶葉、蜂蜜等特產,她們學習“千鶴精神”、為小昆村美麗鄉村建設注入“銀動能”,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令人動容。沿途“西白忘憂古道”“千年香榧林”等標識,則勾勒出小昆村農文旅深度融合的嶄新圖景。
二、對話基層智慧,共探發展路徑 在實踐調研的核心環節,團隊深入小昆村黨群服務中心,與當地運營負責人潘春婷等進行座談。潘春婷詳細介紹了小昆村作為長樂鎮西白忘憂片區“文旅融合示范村”的發展現狀:雖已通過“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機制串聯周邊采摘資源,打造“一日游”路線,并聯動片區進行特色規劃,但仍面臨部分古建與閑置空間開發不足、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的挑戰。她提到,“小昆阿婆”共富工坊的“抱樸咖啡”“窯烤面包”等業態在返鄉青年帶動下發展勢頭良好,但部分農產品的品牌傳播力與規模化推廣仍需加強,線上銷售渠道(如直播間)也亟待開拓。
隨后,團隊赴長樂鎮鎮政府,與鄉村振興項目負責人宣昊、鎮團委書記張釵等進行深入交流。宣昊重點介紹了整合小昆村“千年香榧林”等資源、打造“香榧產業帶”的規劃,提出要串聯種植、加工、文旅全鏈條,并借助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強化“星宿·小昆”IP推廣。張釵則圍繞“青年賦能”發言,強調將發揮團委優勢,組織動員更多返鄉青年參與鄉村推廣,通過創意市集、實踐基地等形式為鄉村注入青春活力。針對旅游旺季的擁堵問題,鎮里表示正結合基礎設施升級,制定分流與服務標準化方案,同步解決供水、醫療點運營等保障問題。
三、貢獻青春方案,擘畫未來圖景 在充分調研與交流的基礎上,團隊成員結合工商管理專業所長,積極建言獻策。他們提出:可設計“觀星+非遺手作+農事體驗”的特色文旅體驗路線;構建短視頻傳播矩陣,深挖并講好“星宿·小昆”品牌故事;推動文旅路線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深化“小昆阿婆”品牌建設,放大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力量。這些建議精準回應了小昆村在銷售渠道拓展、品牌效應提升等方面的發展需求,進一步助其打造成為“常虹”網紅村。
結語: 鄉村振興是古村底蘊與時代活力的共生,是民生溫度與發展深度的共振。未來,團隊將持續跟進建議落地,以青春智慧助力小昆村從“小而美”向“大樣本”進階,見證傳統村落在共富征程中的蛻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