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覃靖婷 趙穎 李鳳霞)為筑牢鄉村健康根基,提升兒童健康素養,7月9日,川北醫學院護理學院聯合肝膽胰腸疾病研究所“彝傈陽光,筑夢鄉行”鄉村振興實踐隊,在攀枝花市仁和區仁和鎮老街社區開展了“青春志愿行,同行愛心伴”三下鄉科普活動。本次活動聚焦兒童健康教育,設置健康知識宣講、互動游戲和手工制作三大板塊,著力為孩子們打造沉浸式健康教育課堂。團隊成員通過生動的講解、趣味的演示及實踐操作,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健康意識,學習科學用眼與飲食知識。互動環節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寓教于樂,助力其健康成長。
明眸護童稚,細授護眼方 活動伊始,川北醫學院護理學院雍桂珍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視力保護的重要性,從日常讀寫姿勢到電子產品使用時長,細致剖析影響視力的多重因素。“蒙眼摸話筒”小游戲形象詮釋了視力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關鍵作用,引發孩子們對護眼的重視。現場教學眼保健操環節,孩子們全神貫注跟學動作,隨著老師的口令抬手、按揉,逐步掌握動作要領,現場洋溢著濃厚的學習氛圍。

圖為雍桂珍老師正在為孩子們講解用眼知識。茍鏵文 供圖

圖為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做眼保健操。鄧瑩瑩 供圖
彩泥摹臟腑,實踐悟消化 在創意手工環節,團隊成員向兒童發放彩色橡皮泥并細致講解了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同時借助投影儀清晰展示了人體消化器官形態結構圖譜,在雍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運用橡皮泥模擬制作人體消化系統模型。部分兒童捏制出形態逼真的腸道模型,完成了肝臟等器官的塑造,還有兒童創新性地通過混合不同顏色橡皮泥,制作出個性化的消化器官模型,直觀的加深了孩子們對人體消化系統的認知。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參與熱情,鞏固所學知識,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趣味問答環節,圍繞健康知識提出相關問題。兒童反應積極,紛紛舉手搶答,現場互動熱烈。

圖為隊長講解消化系統知識。茍鏵文 供圖

圖為小朋友在隊員指導下用彩泥捏造消化器官模型。茍鏵文 供圖
吸管筑巧思,協作繪匠心 在互動游戲環節,隊員與孩子們以小組協作的形式開展實踐活動。以吸管搭建小屋,探索力學原理,優化結構承重;共制國旗手工,在剪輯粘貼中感受協作的樂趣。雍老師動態觀察各組進度,引導科學分工,確保每個小組高效完成作品搭建。評審環節聚焦作品的創新性、完成度與團隊協作并為表現優秀的小組頒發獎品,激勵孩子們持續探索與實踐。

圖為志愿者協助孩子們完成搭建吸管作品。茍鏵文 供圖

圖為雍桂珍老師表揚鼓勵孩子們。鄧瑩瑩供圖
光影存童趣,志愿映初心 活動最后,全體隊員與孩子們手持自制作品和獎品合影留念。鏡頭中,孩子們與團隊成員洋溢的笑容與凝聚創意的成果相映成趣,為“青春志愿行,同行愛心伴”三下鄉科普實踐活動畫上圓滿句點。此次活動將健康知識科普與創意實踐深度融合,充分彰顯新時代大學生躬身社會實踐、主動服務基層的責任擔當,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書寫新時代青年奉獻基層、助力基層健康發展的生動篇章。

圖為全體志愿者與孩子們手持作品和獎品合影留念。茍鏵文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