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青春走基層·服務暖民心”踐行團深入村落,開展健康知識科普專項行動。為筑牢鄉村安全防線,有效應對暑期高溫帶來的健康風險,活動采取親自入戶的方式,重點聚焦夏季高發的疾病防治,敲開百余戶村民家門,既送上了的健康關懷,也將防范中暑、溺水及熱射病等知識送到村民身邊。
上午9點,團隊匯集后兵分幾路,但都帶著真誠與關懷走進農家。在進入每戶人家時,成員們沒有立即展開宣講,而是先在村民的屋檐下、院落里,傾聽家長里短,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嘮家常”既拉近了彼此距離,也便于成員們捕捉到村民真實的生活習慣與健康風險。
(圖為成員進行防溺水宣傳 蔣婷 供圖 )
在交談中,踐行團發現不少村民習慣頂著酷暑完成農活,或常在河邊浣洗衣物。這些習以為常的行為,恰恰是誘發熱射病和溺水事故的重要誘因,成員們以此為切入點,結合真實案例,向村民通俗地解釋了高溫下持續勞作對身體的巨大負擔,以及水域邊活動的潛在危險,特別是熱射病的兇險性及其早期防范的重要性。
(圖為成員入戶進行防暑宣傳 蔣婷 供圖)
科普不止于警示,更重在提供“接地氣”的解決方案。成員們根據每戶村民的勞作時間、活動習慣等實際情況,提供了更實用的防護建議,比如:務必避開正午極端高溫時段、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及足量飲水、穿著透氣衣物以及傳授中暑或溺水后,如何第一時間進行科學有效的現場急救處理等。為了更好地提高村民們的防護意識,成員們通過提問來引起村民的思考,“藿香正氣水啥時候喝最好?”、“熱射病和中暑的區別?“等,并對其誤區和盲區,進行一一解答。
本次科普行動不僅為百戶村民送去了應對高溫威脅的“知識防護傘”,更彰顯了青年學子用專業知識服務基層的擔當。在健康中國建設的道路上,他們正以青春腳步丈量鄉土,以實際行動筑牢農村健康基石。夏季持續高溫,此類精準科普恰如及時雨,為守護鄉村居民安康注入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