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全面推進、紅色文化傳承創新的時代浪潮中,黃健故居作為中山市重要革命遺址,正被賦予新的傳播活力與教育價值。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外國語學院紅途青譯隊響應“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號召,以“雙語譯介+紅色傳播”為核心視角,對黃健故居進行宣傳視頻創作實踐,推動紅色文化的年輕化、國際化表達。
一、實踐背景:響應“百千萬工程”的紅色使命 “百千萬工程”聚焦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強調紅色資源的活化利用。黃健故居作為中山市第三批革命遺址,承載著“忠誠為黨、堅韌斗爭、教育救國”的精神內核,但此前缺乏適配年輕群體與國際受眾的傳播載體。紅途青譯隊以“讓紅色故事‘走出去和活起來’”為目標,啟動雙語宣傳視頻實踐,助力“百千萬工程”。
二、實踐過程:跨維度挖掘與雙語創作 團隊以黃健故居的歷史資料為根基,融合英語翻譯、歷史梳理、視頻創作等多元行動,分階段推進:
1. 史料深度挖掘
隊員們實地調研黃健故居,系統梳理其“投身革命(1924年國共合作時期)和獄中斗爭(五次被捕仍堅守信仰)”等關鍵人生階段,提煉“愛國”這一精神主線,確保歷史真實性與精神感染力。
2. 雙語腳本打磨
結合中文史料與英文傳播需求,反復優化腳本,既保留“大革命失敗后五次入獄”“1949年澳門升起首面五星紅旗”等歷史厚重感,又以通俗生動的語言適配視頻傳播邏輯,讓不同語言背景的受眾都能讀懂黃健故事。
圖為團隊討論視頻腳本
3. 視頻影像創作
從故居實景(如黃健早年活動空間、歷史照片陳列區)取景,搭配歷史場景還原、人物配音演繹等手法,將“獄中堅持斗爭”“澳門校園升國旗”等經典片段可視化,最終形成兼具史料性與觀賞性的雙語視頻作品。
圖為團隊與社區工作人員合照
三、實踐價值:紅色傳播的“雙維突破” 此次實踐既激活了黃健故居的教育功能,又探索了紅色文化傳播的新路徑:
1.對“百千萬工程”的助力:雙語視頻成為黃健故居對接城鄉文化交流的紐帶,既適合中山本地青少年研學使用,也能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友人講好“中山革命故事”,推動紅色資源在“百千萬工程”中的全域活化。
2.對學生成長的賦能:10名隊員在“史料考證—腳本翻譯—視頻制作”全流程中,錘煉了英語應用、歷史認知與媒介創作能力,實現專業素養與紅色素養的雙重提升。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
四.實踐展望 紅途青譯隊將持續深化“雙語翻譯+紅
色傳播”模式,以黃健故居為起點,逐步拓展中山更多紅色革命遺址的宣傳實踐,讓紅色血脈在“百千萬工程”的時代背景下,以更鮮活的方式延續傳承。(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紅途青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