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切實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7月5日,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薪火相傳·日永月新”愛國主義實踐隊前往江西省永新縣黃竹嶺賀子珍故居,開展“追尋革命足跡,感悟初心使命”主題實踐活動。實踐隊通過實地探訪革命舊址、調研鄉村發展現狀等方式,在歷史現場體悟紅色精神,在現實場景見證振興成果,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服務相結合,以青年學子的實際行動踐行傳承紅色基因、助力地方發展的責任擔當。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賀子珍故居內觀看紅色影片。賀燁 供圖
實踐隊隊員們懷著崇敬之心走進賀子珍故居,系統了解這位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故居內,按時間脈絡陳列的歷史圖片清晰呈現了賀子珍從少年求學至投身革命的人生軌跡,銹跡斑斑的步槍、磨損的草鞋、泛黃的書信等實物,直觀還原了革命年代的艱苦環境。循環播放的影像資料中,她在長征途中懷身孕行軍、舍身掩護傷員的珍貴片段,以及在蘇聯期間克服語言與生活困難堅持學習的場景,讓隊員們對其“中國革命第一位女紅軍”的稱號有了超越文字記載的立體認知。據史料記載,1934年長征期間,賀子珍在貴州遭遇敵機轟炸時為保護戰友身中數彈,仍拒絕特殊照顧;在蘇聯期間,她靠翻譯書稿維持生計,卻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實踐隊隊員在交流中表示,革命先輩在絕境中堅守信仰的精神,為當代青年樹立了理想信念的標桿。
走出故居,隊員們沿著村里的主干道實地走訪,深切感受到這片承載著厚重紅色記憶的土地,正煥發著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依托賀子珍故居等豐富的紅色資源,當地打造了“賀子珍故居—紅軍練兵場—戰壕遺址”紅色旅游線路,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開發紅色文創產品,每年吸引超10萬人次前來參觀學習,不僅有效傳播了紅色文化,更帶動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村民人均年收入較五年前增長近30%,紅色資源正逐步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賀子珍故居門前合影。賀燁 供圖
與此同時,黃竹嶺立足自身優越的自然資源,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充分利用山地地形,種植茶葉等經濟作物,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梯田茶園,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為村民帶來了穩定收入。“珍之緣”民宿等特色項目的打造,讓游客在體驗制茶樂趣的同時,感受鄉村生活的獨特魅力,實現了紅色旅游與綠色產業的有機融合。村史館的建設和農家書屋的開放,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養,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精神動力。目前,黃竹嶺已形成“紅色教育、綠色產業、古村風貌”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先后獲評江西省“紅色名村”“森林鄉村”。
實踐隊表示,此次活動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紅色基因既是歷史記憶,更是發展動力。未來,實踐隊將繼續挖掘紅色故事,結合外語專業優勢,通過多語種短視頻、情景劇等形式傳播紅色文化,讓更多人汲取奮進力量。同時,將持續關注鄉村振興,協助完善紅色旅游外語導覽、推廣特色農產品,為革命老區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芒。(通訊員 石盼盼 陳小雨 胡欣怡 康麗麗 賀燁 李欣欣 宋欣玥 龐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