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新疆政法學院法學院“戈壁育紅心”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聯合四十四團十一連、天福社區在天福美苑開展“愿以青春報中華”實踐活動,實踐團隊長馬辰旭、主講小老師葉子榮以及實踐團成員們為社區孩子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旨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助力民族團結。

文化浸潤,共筑愛國情懷:小葉老師以熱播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為切入點,通過生動有趣的視頻展示與互動問答,“為何下一站是瑰葭路?”“ 因為‘瑰葭路’便是‘歸家路’。我想如果文物會說話,如果思念有聲音,歸家便是它們共同的呼喚!”向社區孩子們講述了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的“歸家”故事,寓意著流失海外的文物終將回歸祖國懷抱,激發了大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刻認識與愛國情懷。學生們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歷史回響,銘記國恥奮發圖強:活動中小葉老師還深入淺出地回顧了近代以來中國遭受的列強侵略與不平等條約,特別是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日軍侵華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用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讓在場的孩子深刻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大家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榜樣引領,踐行愛國精神:實踐團特別講述了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豪情,以及他后來如何以實際行動踐行這一誓言,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杰出領袖。通過周恩來總理的生平事跡,激勵在場的青少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中去。

趣味互動,共繪青春色彩:為進一步拉近與天福社區孩子們的距離,實踐團特別策劃了一系列趣味互動活動。不僅豐富了活動內容,更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共同繪制了一幅幅充滿青春色彩的愛國畫卷。

新疆政法學院“戈壁育紅心”愛國主義實踐團的此次“愿以青春報中華”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傳播與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與責任的擔當。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未來將秉持初心,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他們計劃將此類活動推廣至更多地區,覆蓋更廣泛的群體,讓愛國主義的種子在更多人心田生根發芽。同時,實踐團成員也將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創新活動形式,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專業的素養,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共同繪就新時代青年愛國奉獻的壯麗篇章。
文/張元攝/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