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認知,提升青年學子文化傳承使命感,湖南工程學院商學院"溯源湖湘藝脈,追光非遺鄉情"中華文化傳承團于7月9日前往虞唐鎮開展實踐活動。
在與虞唐鎮政府的座談會上,相關負責人系統介紹了當地三大特色非遺項目:高蹺表演藝術的歷史沿革與當代創新、虞唐咸鴨蛋百年腌制技藝的工藝流程、以及傳統楹聯創作的文脈傳承。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指出,咸鴨蛋制作技藝已成功申報市級非遺,而楹聯創作則通過"文化下鄉"活動煥發新生。

在咸鴨蛋制作體驗環節,工作人員邊示范邊講解:"鹽漿濃度需控制在20%左右,這樣腌制出的鴨蛋咸度適中。"從挑選鴨蛋、清洗消毒,到腌制、封裝,每一步都凝聚著傳統工藝的智慧與匠心。

虞唐文化藝術創作基地負責人展示了融合非遺元素的書畫作品,這些創作既保留傳統技法又融入現代審美。實踐團與藝術家們圍繞"數字化傳承"等議題展開討論,青年學子們提出的"非遺+直播"等創新建議獲得專家點贊。

通過實地考察與親手實踐,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咸鴨蛋的醇香滋味封存著匠人的歲月沉淀,楹聯的平仄韻律躍動著文化的永恒心跳。這種"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的沉浸式體驗,讓抽象的文化傳承變得真實可感,在青年學子心中播下了非遺保護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