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孟琪、劉婉瑩)7月11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惠溪知行”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湘西古丈縣古陽鎮,探訪“茶王”魯隆志的茶廠,解碼一片茶葉如何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茶廠初印象:小而精的茶香天地
當促進團成員踏入魯隆志的茶廠,清新而濃郁的茶香撲面而來。這家個人工廠規模雖不算大,但陳列的制茶機器無不透露著魯師傅的專業。“古丈毛尖的加工工藝十分復雜,分為攤青、殺青、初揉、炒二青、復揉、炒三青、做條、提毫收鍋八道工序。”魯師傅說道。

圖為魯師傅為團隊演示揉捻機器使用
機器與人工:雙軌并行的制茶智慧
經講解,魯師傅制茶既引入先進機器技術保質保量,又注重傳統手工技藝保留獨醇厚茶香。他向大家演示了機器制茶中的炒茶和揉捻環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讓古丈茶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當地振興產業的重要支柱。

圖為魯師傅所獲榮譽
榮譽與市場:多元共榮的茶業新章
魯隆志投身茶產業已有近三十年,憑借著對茶葉的熱愛和多年的經驗積累,他的茶廠在當地小有名氣。2017年,魯隆志榮獲古丈縣銀茶王稱號,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制茶技藝的認可,更是他茶葉品質的見證。茶廠采用線上線下兩種銷售形式,線上通過電商平臺將古丈茶推向更廣闊的市場,線下則憑借良好的口碑吸引著周邊地區的客戶,形成了多元化的銷售格局。

圖為魯師傅向團隊成員展示成茶
政策助力:茶王堅守的堅實后盾
在鄉村振興中,政策支持是茶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魯隆志及其茶廠是政策扶持的見證者。政府每年精準發放科研人員培育的優質改良茶苗,抗病蟲害強、產量高、品質優。這既降低生產成本、增強茶廠競爭力,又推動古丈茶產業升級,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協同局面,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

圖為魯師傅與團隊合影
“惠溪知行”鄉村振興促進團在古丈縣的調研實踐中,見證了傳統茶產業在新時代的華麗蝶變。茶王魯隆志以“匠心+創新”的發展理念,將傳統制茶工藝與現代生產技術完美融合,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在政策紅利的持續賦能下,古丈茶產業已成為帶動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這一實踐深刻啟示我們:鄉村振興既要厚植特色產業根基,又要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更要善用政策杠桿撬動發展動能。
展望未來,唯有政府、企業、高校、村民等多方主體協同發力,方能真正實現“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共同譜寫鄉村振興的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