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陽光灑在鐵山鄉中心小學的操場上,一群穿著統一服裝的大學生志愿者正在忙碌地布置教室。他們是來自陽光種子青年“三下鄉”志愿服務隊,這次肩負著一項特殊使命——為鄉村留守孩子們帶來生命安全教育課程。
精心準備:從大學生到"小老師"的轉變
到達鐵山鄉的前一周,志愿者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課程。團隊成員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收集近年來農村地區溺水事故的數據和案例,有的負責設計適合兒童理解的PPT課件,還有的專門研究如何通過游戲和互動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識。志愿者們多次試講、互評,不斷完善課程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陽光種子志愿服務隊不僅提升了課程設計能力,更體會到了教育工作的艱辛與責任。
生動課堂:多元教學點燃學習熱情
支教當天,志愿者們早早來到鐵山鄉中心小學。看到孩子們好奇而期待的眼神,最初的緊張感很快被責任感和使命感取代。
志愿者們首先通過手指游戲《大數》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然后進行PPT展示,用形象生動的圖片和動畫向孩子們講解了溺水的高發地點和危險水域的特征。"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可能藏著漩渦、水草等危險。"志愿者指著圖片解釋道,"水庫、池塘、河流這些地方雖然涼爽好玩,但一定要在大人陪同下才能去。"他們還選取了幾個貼近農村孩子生活的真實案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溺水的嚴重后果。案例講完后,教室里鴉雀無聲,孩子們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最受歡迎的是現場模擬環節。志愿者們設計了一系列情景劇,邀請孩子們參與表演。一組志愿者演示了錯誤的施救方式——直接跳入水中救人,另一組則展示了正確的做法:大聲呼救、尋找成年人幫助、利用長竹竿或拋擲浮物進行救援。通過這種對比演示,孩子們直觀地理解了如何科學施救。"游泳圈是不是絕對安全?" "如果看到水里有魚,能不能下去抓?" "穿著衣服游泳會不會更容易溺水?"面對這些問題,志愿者們一一給予耐心解答,消除了孩子們心中的疑惑。
圖為志愿者在與孩子們玩手指游戲
延伸教育:從課堂到家庭的多維滲透
志愿者們意識到,單靠課堂教育是不夠的,必須將安全意識滲透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為此,他們專門設計了課后延伸活動。一是創作了朗朗上口的防溺水口訣,教孩子們傳唱:“夏日炎炎要涼爽,安全第一不能忘。危險水域不能去,大人陪伴最重要。見到溺水不慌張,大聲呼救找人幫。竹竿繩索來相助,盲目下水會遭殃。”二是設計了圖文并茂的扇子宣傳冊,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卡通圖畫展示防溺水知識,分發給每個孩子帶回家中。“我們要讓孩子們成為安全知識的小小傳播者。”陽光種子志愿服務隊成員們說,“通過孩子影響家庭,通過家庭影響社區。”最后志愿者們還與接孩子的家長交流,強調暑期監護的重要性。
收獲與反思:成長與責任的雙向奔赴
這次支教活動不僅為鄉村孩子們帶去了安全知識,也讓志愿者們獲得了難得的成長機會。離別之時,孩子們依依不舍地拉著志愿者的衣角。"老師,你們還會再來嗎?""我以后也要像你們一樣上大學!"這些樸實的話語讓志愿者們熱淚盈眶,也堅定了他們繼續參與公益事業的決心。
結語:播下安全的種子,收獲希望的未來
“我們可能無法立即改變所有事情,但我們至少已經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種子。”陽光種子志愿服務隊成員們說。志愿者們離開鐵山鄉時,夕陽的余暉為中心小學鍍上了一層金色。他們帶走的不僅是難忘的回憶,更是對鄉村教育和兒童安全問題的深刻思考。
這次"三下鄉"支教活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擔當和奉獻精神。他們用知識和愛心為鄉村兒童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也在實踐中收獲了成長和感悟。這正是志愿服務的精神所在——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在服務中書寫青春華章。
圖為志愿者與孩子們合影
撰文:周治杏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