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一路向黔”社會實踐團隊抵達貴州省江口縣德旺土家族苗族鄉,圍繞“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主題,展開為期11天的深度調研與服務。抵鄉當晚,成員們在駐地召開行前碰頭會,圍繞“如何以青年視角助力德旺茶產業升級”展開頭腦風暴:有人提出用短視頻講茶故事,有人建議設計年輕化包裝,還有人主張開發茶文化研學課程......討論持續到深夜,卻為后續工作奠定了清晰方向。

次日清晨,團隊走進德旺茶葉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從攤青間的溫濕度控制講到殺青機的火候把握,再到揉捻力度與干燥曲線,每個環節都配以現場演示。吳一姍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關鍵數據,胡詩琪就“傳統炭焙與電能干燥的香氣差異”連發三問,引得負責人豎起大拇指。透過玻璃窗,大家看到智能化生產線與傳統竹編晾青篩同處一室,現代效率與古老技藝在此握手,成員們第一次真切觸摸到“守正創新”的溫度。

為深挖茶文化,成員們專程拜訪茶藝老師。在茶室之中,老師溫杯潔具、投茶注水,動作舒緩優雅。德旺白茶在壺中舒展,清香氤氳。老師細述沖泡技巧與品鑒要領,成員們凝神聆聽,頻頻記錄。老師以茶喻人:“茶要經揉捻才能釋放芬芳,青年也要經實踐方能成長。”一句話,讓茶香與青春在那一刻同頻共振。大家更堅定了以專業所學推廣德旺茶文化的決心,也為后續在德旺土家族苗族鄉開展茶產業振興實踐活動積累了寶貴的專業知識。大家都表示,要將所學運用到實際中,為推廣當地茶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11天的行程轉瞬即逝,但“一路向黔”實踐團隊與德旺鄉的故事才剛剛開始。青年們把課堂搬到茶山,把文章寫在大地,把汗水灑在生產線,更把“讓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愿景刻進心里。如今,他們帶著第一手資料、第一手經驗和滿滿鄉情踏上歸途,也帶著為德旺白茶量身定制的品牌策劃、電商推廣方案和茶文化研學路線回到校園。團隊用青春與專業為德旺茶產業注入新動能,讓這片綠葉在鄉村振興的春風里香飄更遠、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