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南寧學院“不孤”薪火相傳實踐團走進柳州工業博物館,以“烽火守魂,匠心筑夢”為理念,在探尋工業歷史中賡續紅色血脈,為文化傳承注入青春力量。
圖為團隊于柳州工業博物館內合影

柳州工業百年發展史是城市精神的生動注腳,從民國工業萌芽到“柳州制造”向“柳州創造”跨越,承載著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與紅色基因。實踐團成員深入梳理工業脈絡,從早期機械工具到現代化工業成就,全面感知柳州工業底蘊與城市精神傳承,為文化傳播積累扎實素材。
圖為團隊參觀柳州工業博物館
在參觀學習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偶遇了來館參觀學習的小學生,實踐團成員們在征得帶隊老師應允后,并熱情主動地接過講解的“接力棒”。實踐團成員們結合自己參觀了解到的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小學生們講解工業展品背后的故事,從早期的機械工具到柳州工業的發展進行詳細的講解,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舉手小聲提問,成員們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圖為團隊給中托盟的同學們講解紅色故事
與此同時,實踐團的調研組和訪談組成員們也與剛在館內完成匯報演的小學生吳俊昊、朗誦《路》的李一諾和朗誦《爺孫倆》的黃博藝小朋友展開了訪談,了解小朋友們參觀博物館后的收獲和感想。
圖為實踐團成員現場采訪李一諾小朋友和黃博藝小朋友
此次在柳州工業博物館的參觀,實踐團成員們深入了解柳州工業從萌芽到發展壯大的歷程,感受到柳州工業的深厚底蘊和柳州人民在工業建設中展現出的優秀精神風貌,也讓成員們對柳州工業發展有了更直觀、深刻的認識。實踐團成員將更加努力地探尋柳州工業與紅色基因的關聯,讓“烽火守魂,匠心筑夢”的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為傳承工業精神與紅色文化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