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與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江南文化正被賦予新的內涵與活力。基于整體“文學——文化”觀視角,響應中共中央“全面提升區域文化創造力和影響力”“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品牌”的號召,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新江南百景圖”地域文學和文化空間實踐團隊以南京、上海等新江南版圖內的文博展館、文化街區、旅游景點、書店書屋等為研究對象,線下實踐調研、深入挖掘這些文化空間的特色與潛力。
圖為團隊于南京世界文學客廳外合影
“新江南百景圖”團隊的研究足跡遍及長三角核心城市的各類文化場域。實踐地點的選擇既涵蓋標志性文化地標,也包含貼近市民生活的文化空間,形成了多維度、立體化的調研網絡。從承載城市記憶的文博展館、美術館特展,到洋溢書香與思想火花的先鋒書店、城市閱讀空間;從沉淀歷史肌理的文化街區、傳統建筑,到煥發新生的文化小店、創意園區;再到形式多樣的讀書會、文化講座……這些構成了團隊深入觀察與調研的“田野”。
圖為團隊于南京師范大學德風園書房實地調研
在調研內容設計上,團隊既注重宏觀層面的文化價值挖掘,也關注微觀層面的用戶體驗細節。不僅考察文化展覽的設計邏輯與敘事方式,分析空間如何平衡地域特色與現代審美,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客廳與文化平臺;更關注游客與市民的真實文化體驗需求,傾聽大眾對于地方特色文化展示與傳達的感受與期待。團隊旨在深入挖掘這些文化空間的獨特魅力與發展潛力,探尋其如何作為新江南文化的載體,講述江南故事,激發文化創新。
圖為團隊于揚州市江都區文化旅游產業園實地調研
“新江南版圖”有多廣?新江南文學“新”在哪里?此次社會實踐,不僅是高校學子將學術理論與現實關切相結合的一次生動演練,更是青年一代主動參與區域文化建設、服務社會發展的具體行動。通過對新江南版圖進行系統性梳理與創新性解讀,團隊期望能夠最終構建起一系列“新江南百景圖”的可視化成果。這套成果將不僅是一份詳實的調研報告,更是一幅融合文學意象、空間敘事與當代審美的新型文化地圖,為提升江南文化品牌影響力、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貢獻青春的智慧與力量。
在這幅徐徐展開的“新江南百景圖”中,傳統與現代交匯,文學與空間對話,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青年學子的探索腳步,正為江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可以說,重返“江南”這一核心場域,由地方出發,完成對本土現代性問題的討論,內含一種對外走遠、對內走深的根本邏輯。(“新江南百景圖”地域文學和文化空間實踐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