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下午,實踐團奔赴“萬年貢米”的原產地——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裴梅鎮荷橋村。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程道明廠長的陪同下,隊員們在這片浸潤著千年稻作文明的土地上,開啟了一場探尋與守護的實踐之旅。團隊以躬身力行詮釋新時代“三下鄉”的深刻內涵,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助力萬年稻作習俗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探訪加工廠:溯源千年貢米傳奇 實踐團的首站是荷橋貢米加工廠。這里不僅是現代化貢米加工車間,更宛如一座貢米歷史的微型博物館。程道明廠長手持飽滿金黃的稻穗,向團隊成員講述萬年作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深厚底蘊:沉睡千年的古稻種“塢源早”,因明朝知縣獻上荷橋精米飄香龍案,“獲御筆親封‘萬年貢米’稱號”,從此歲歲朝貢,香傳天下。正是這千年傳承與皇家青睞,賦予了萬年貢米獨特的地位與價值。此外,程廠長指著手中的稻穗和展陳的米樣,著重介紹了成就其貢米美譽的核心特質——“四長”獨特稟賦:生育期長、桿高芒長、米粒細長、香味悠長。這是由歷史傳奇到實物特征的生動講解,讓隊員們更直觀認識貢米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支撐其千年盛名的優異品質。
(圖為團隊走訪萬年縣裴梅鎮荷橋貢米加工廠,楊錦供圖)
見證現代工藝:科技守護傳統品質 深入加工車間,現代化的生產流程令隊員們贊嘆不已。程廠長現場展示了貢米“其芒似針、其形若梭、其白如玉”的特質,并詳細講解了從稻谷除雜、去石、礱谷、谷糙分離,到碾米、拋光色選、成品包裝的完整工序。隊員們仔細觀察每個環節,既驚嘆于現代加工技術的高效精準,也深切感受到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科技碰撞融合的魅力。
(圖為參觀荷橋貢米加工廠現代化加工車間,楊錦供圖)
走進實驗區:科技賦能助力貢谷新生 帶著對產業發展的思考,實踐團走進了貢米原產地實驗田。程道明廠長指向田間長勢喜人的貢稻,并詳細介紹了“貢谷提純復壯計劃”與海南南繁加代等品種更新工程,成功篩選出性狀更優更穩定的優質稻種。令人欣喜的是,在科技助力下,貢米畝產顯著提升,同時完美保留了其原有的香糯口感。這一顯著成果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科技在農業提質增效中的核心作用,為貢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參觀結束后,實踐團圍繞貢米產業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前景展開深入研討。團隊認為守護珍貴的農耕文化遺產,并非簡單固守傳統,關鍵在于推動科技賦能與傳統稻作習俗的深度融合。唯有依靠創新驅動,古老的貢米才能在新時代中迸發持久的產業活力。
(圖為參觀荷橋村貢米實驗田,楊錦供圖)
青春作種:續寫稻作文明新篇章 青春作種,禾下筑夢。本次實踐活動緊緊圍繞萬年貢米這一核心展開。團隊深入挖掘貢米承載的厚重文化,全面調研產業發展現狀,尋找助力鄉村振興著力點。在荷橋村生機盎然的稻浪間,青春的力量正源源不斷地注入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孕育著農業遺產的美好未來。在青年一代的接續奮斗下,萬年貢米的傳奇必將續寫新的輝煌篇章,古老的稻作文明也將在新時代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牢固的基石與亮麗的風景。(通訊作者:楊錦 梁鴻欣)
來源:江西農業大學“育見未來”研究生實踐團
作者:楊錦、梁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