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科學之旅綻放童趣 “砼筑華彩,鄉伴成長”團隊伴福利院兒童探秘奇妙世界
2025 年 7 月 9 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砼筑華彩,鄉伴成長”團隊的志愿者們走進馬鞍山兒童福利院,以 “藍色科學之旅?探秘奇妙世界 —— 動手玩轉科學實驗” 為主題,將機械原理與物理知識轉化為觸手可及的趣味體驗,為低齡兒童打造了一場集互動性、啟發性與實踐性于一體的科學啟蒙盛宴。
猜謎導入,用好奇心打開科學之門
活動以 “科學猜謎” 拉開序幕,四句精心設計的謎語暗藏玄機:“潛艇里的‘拐彎鏡’” 對應潛望鏡的光學原理,“房子晃動時的警報員” 指向地震報警器的機械結構,“風吹發電的神奇機器” 關聯風力發電站的能量轉換,“能升能降的大橋” 則暗含升降橋的力學設計。配合實物圖片展示,志愿者用 “這些發明里藏著什么小秘密?” 的提問,瞬間點燃孩子們的探索欲,讓抽象的科學概念以游戲化方式完成初次認知,為后續理解科學原理埋下伏筆。

動漫教學,讓原理講解 “童言童語”
針對低齡兒童認知特點,志愿者創新采用 “動漫原理視頻 + 具象化講解” 模式。在組裝爬蟲機器人時,視頻里 “齒輪像好朋友一樣手拉手轉動” 的動畫,搭配志愿者 “履帶要像鞋子一樣扣緊” 的比喻,讓 “機械傳動” 原理變得生動易懂;講解風力發電站時,“風寶寶推動風車轉,就能變出電寶寶點亮燈” 的表述,將能量轉換過程簡化為孩子能理解的童話場景。這種 “專業知識兒童化” 的轉化,讓科學原理告別枯燥說教,激發孩子們對于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

成果即學即得,用成就感鞏固認知
每個實驗都設置 “即時反饋” 環節:組裝地震報警器的孩子晃動底座,就能聽到清脆鈴聲;搭建風力發電站的孩子用吸管吹氣,LED 燈便會應聲亮起;完成爬蟲機器人的孩子打開開關,就能看到作品 “邁開腳步” 爬行。這種 “動手即見成果” 的設計,讓孩子們在 “我做到了” 的歡呼中,直觀感受科學的神奇,將 “觀察 — 操作 — 驗證” 的科學思維自然融入體驗。
福利院老師看著孩子們舉著作品歡呼的模樣,感慨道:“這些小實驗讓科學從課本里走了出來,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組裝,更學會了問‘為什么’。” 活動尾聲,孩子們捧著會爬行的機器人、能報警的小裝置合影,眼中閃爍的不僅是成就感,更有對科學世界的無限向往。
此次藍色科學之旅,合工大學子以工科專業素養為筆,以童心視角為墨,將復雜的科學原理繪制成孩子們能讀懂的畫卷。當孩子們帶著自己的作品回家時,帶走的不僅是親手制作的小發明,更是一顆被科學魅力點亮的好奇心 —— 這顆種子終將生根發芽,指引他們在未來的探索之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