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驕陽似火,青春的熱血如歌。7月8日,重慶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荔’見匠心,‘械’逅橋坪”鄉村振興促進團一行12人,在指導老師凌飛、王政雄的帶領下,奔赴重慶市江津區朱楊鎮橋坪村,正式開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學子們緊扣“學思踐悟”主線,以主題團課凝聚思想、以惠民服務傳遞關懷、以童心陪伴播撒希望,將高校智慧與青春力量注入田間地頭,在火熱實踐中丈量鄉土中國的發展脈搏。
主題團課憶崢嶸:汲取歷史養分,厚植家國情懷 活動首日清晨,一場主題為“以史為鑒銘初心 青春奮進傳薪火——紀念七七事變”的特別團課在橋坪村村委會會議室舉行。指導老師王政雄以詳實的歷史資料和泛黃的照片,深情講述了盧溝橋事變拉開全民族抗戰序幕的悲壯歷史,帶領同學們回顧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抗戰歷程。
“身處和平年代,我們更應銘記先輩的犧牲與奉獻。”團隊成員應浩然在交流環節動情發言,“作為機械學子,更要將愛國情懷融入專業學習,立志以技術報國,賦能強國建設。”討論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成員們或結合專業暢談未來,或分享身邊感人故事。這堂生動的“初心課”,不僅深化了同學們的歷史認知,更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與責任擔當,為后續鄉村服務工作注入了澎湃的精神動力。

圖為團課現場。付航 供圖
惠民服務暖人心:發揮專業所長,筑牢鄉村“安全網” 團課結束后,團隊成員迅速轉換角色,攜帶精心準備的宣傳資料深入橋坪村街頭巷尾,開展防詐騙、預防艾滋病知識普及、退休政策解讀等惠民服務。他們深知,農村是信息相對薄弱的區域,精準有效的服務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
在防詐騙宣傳中,同學們充分發揮親和力優勢,使用當地方言與村民親切交流,尤其關注老年群體。面對視力不佳的老人,他們耐心逐字朗讀;針對理解較慢的村民,他們反復舉例,用通俗語言剖析“保健品騙局”、“冒充親友借錢”等常見詐騙手法。團隊還現場指導老人設置手機騷擾電話攔截功能,并反復叮囑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聯系子女或報警。
退休政策解讀區同樣人頭攢動。成員們提前梳理政策要點,制作清晰流程圖,耐心解答村民關于退休年齡、養老金計算、申領流程等各類問題,確保每位村民都清楚了解自身權益。村民們手拿團隊發放的政策解讀卡,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圖為團隊深入街道開展惠民服務。付航 供圖
童心陪伴潤成長:點燃科技夢想,守護快樂童年 當日下午,團隊在橋坪村村委會活動室為村中孩子們精心準備了“銘記歷史·放飛夢想”趣味小課堂。活動伊始,成員們首先結合真實案例,向孩子和家長宣講“珍愛生命 預防溺水”安全知識,強調暑期安全注意事項,提升孩子們的安全防范意識。
隨后,課堂進入科技探索環節。團隊成員展示了校士繼航模隊制作的飛行器模型,并深入淺出地講解飛行原理,瞬間點燃了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在溫馨的折紙飛機互動中,成員們手把手指導孩子們用彩紙折出形態各異的飛機。“我的飛機飛得最遠!”一位小男孩高舉著自己的作品興奮地歡呼。當有孩子因折不好而焦急時,成員們便握著小手耐心引導,直到成功的笑容綻放。
成語故事分享環節同樣精彩紛呈。“盲人摸象”、“邯鄲學步”等經典故事在成員們生動形象、富有表情的講述下引人入勝。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踴躍舉手回答問題,在互動中既增長了知識,又鍛煉了思維。

圖為團隊開展科普趣味小課堂活動。付航 供圖
驕陽似火,步履不停。重慶理工大學“‘荔’見匠心,‘械’逅橋坪”鄉村振興促進團的首日行程在忙碌與收獲中落下帷幕。雖然疲憊,但每位成員的臉上都洋溢著奉獻后的充實與喜悅。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將知識、關愛與溫暖播撒在橋坪村的土地上。這場“三下鄉”實踐,不僅是一次服務鄉村的深度體驗,更是青年學子在鄉土大課堂中的一次寶貴成長與蛻變。未來,重慶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將持續聚焦鄉村多元需求,引導青年學子以青春為舟、行動作槳,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壯闊征程中續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讓青春的光芒在希望的田野上持久閃耀。

圖為團隊于橋坪村村委會合影。付航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