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7月15日,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和平之聲”社會實踐團隊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以“觸摸血色記憶,賡續家國血脈”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活動。此次活動是該校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項目,旨在引導青年學生銘記歷史、緬懷同胞、珍愛和平。
當日8時30分,實踐團隊從南京仙林統一出發前往紀念館。抵達后,成員們在“災難之墻”前肅立默哀一分鐘,表達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

在講解員帶領下,團隊依次參觀各展區,認真聆聽歷史講述,詳細查閱館內資料,并通過互動問答進一步加深對相關史實的理解。在雕塑群前,成員們駐足凝視,感受戰爭帶來的深重災難與精神沖擊。

實踐團隊隊長介紹道,為增強活動的深度,團隊還于當晚集中觀看影片《南京!南京!》,并開展觀影分享會。成員們圍繞“國家記憶與青年責任”主題,從不同角度反思民族命運與個人使命的聯系,并結合當日參觀體驗撰寫材料。通過實地參觀與影視補充的聯動形式,教育引導效果得到有效強化。
本次活動突出“以史育人”,堅持知行合一、沉浸式學習,通過歷史場館教學、現場講解引導、集中觀影研討等方式,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團隊成員普遍表示,走進紀念館,是一次觸動內心的精神洗禮,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課堂。通過直面歷史、銘記苦難,進一步堅定了對和平的珍視與對未來的信念。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次實踐活動將思政教育嵌入行走課堂,通過面對面接觸歷史遺跡、沉浸式感受歷史厚重,有效增強了青年學生的政治認同、歷史認知和社會責任。
本次實踐活動通過走進歷史場館、沉浸式體驗和集體研學相結合,引導青年學生銘記歷史、堅定信念、勇擔使命。青年只有讀懂過去,才能走好未來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