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廣東省 “百千萬工程”,同時落實“雙百行動”中校地協同服務基層的號召,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廣外藝”)新綠實踐隊與湛江市霞山區銀苑社區聯動,自7月14日起為社區公益托管班開啟為期兩周的公益服務。該項公益活動也得到了廣外藝黨委副書記黃澤瑜、團委書記朱丹、“雙百行動”服務隊隊長吳挺等領導的重視。學校領導一行于7月18日親臨銀苑社區公益托管班進行調研和指導。

圖:廣外藝領導、銀苑社區領導和新綠實踐隊師生合影
新綠實踐隊的18位大學生隊員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課程板塊,主要包括數學啟智課、多元融合美育課、德育主題教育課等。此外,實踐隊還特別組建了“課業輔導突擊隊”,專門滿足家長們對暑期課業輔導的需求,幫助孩子們夯實學科學習基礎。
點燃思維——數學魔術課
當愛心課堂撞上數學的奇妙,一場超有趣的知識冒險就開始啦!在這里,數學是一個超酷的魔術—— 老師拿著彩色教具,把數學變成一場小游戲,用彩色小磁鐵教具進行玩游戲,讓學生充滿體驗感。
巴什博弈登場,點燃思維火花——磁吸畫板的勝負密碼藏在“3”里!兩人輪流拿,每次1-2個,誰收最后一個誰贏。若總數是3的倍數,后出手的人只需見招拆招——對方拿1個你補2個,對方拿2個你補1個,每輪湊成3個,最后那個準落你手;若總數不是3的倍數,先出手的人先薅走余數(1或2),把剩下的變成3的倍數,再用同樣的套路跟對方“湊3”,就能穩穩鎖定勝局。這波數學小詭計,玩起來直接碾壓對手。

圖:孩子們積極參與數學游戲
揭秘“十全十美”撲克魔術,藏著數學小心機!—— 52張牌玩出神奇套路:翻牌點數x,就補13−x張湊成13張一堆,直到剩牌單獨成堆。選任意三堆,翻兩堆第一張,把兩堆剩下的牌全翻開,數量相加除以13,余數就是第三堆第一張的點數(余0則是13)!每堆13張的暗藏玄機,讓數學替你看透牌局。

圖:數學教學課堂
以美育人——多元融合美育課
為了讓孩子們的暑期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實踐隊師生們設計了多元融合美育課板塊,不光將美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合,還與英語、語文等學科相結合,通過藝術滲透來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團扇繪夢,傳承古韻新風采:
在團扇課上,新綠實踐隊的老師們當起了“非遺小老師”,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向孩子們介紹團扇的歷史淵源、文化寓意與制作工藝。隨后,老師們帶領孩子們開啟制作環節,先為團扇均勻涂漆,耐心等待其晾干。待團扇表面干透后,孩子們拿起畫筆,在扇面上盡情創作。有的畫滿了夏天盛開的漂亮花朵,有的畫了可愛的卡通人物,還有的把對爸爸媽媽和家人的祝福,都畫到了扇面上。在一筆一畫間,傳統與現代交織,孩子們不僅收獲了親手制作的精美團扇,更在實踐中感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讓團扇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彩。?

圖:團扇教學課堂

圖:孩子們的團扇作品
紅繩編織中國結,傳承千年文化情:
中國結課程上,實踐隊隊員們耐心地向孩子們講解中國結的歷史淵源和編織技巧。“中國結是我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隊員一邊示范,一邊向孩子們介紹。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拿起紅繩,跟著隊員的步驟一步步編織。從簡單的平結到復雜的吉祥結,孩子們專注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傳統文化的好奇與喜愛。當一個個精致的中國結在自己手中誕生時,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圖:中國結教學課堂

圖:孩子們制作完成中國結
字母操與手工奇遇,英語美育雙開花:
英語與手工融合課上,實踐隊隊員們先帶領孩子們做英語字母操。孩子們隨著字母形態舒展肢體、屈伸跳躍,26個英文字母的輪廓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清晰。隨后,孩子們運用吸管、紐扣等材料拼剪出“cat”“goat”等單詞,他們自主挑選顏色搭配,將字母有序排列。動手時,孩子們會反復調整字母的擺放位置,嘗試不同的色彩組合,在準確拼出單詞的同時,也自然追求著作品呈現出的整齊和諧之美。這份在英語學習中流露的對美的感知,正是美育與語言學習相融的生動體現。

圖:孩子們與字母畫作品合照

圖:廣外藝領導、銀苑社區領導觀摩英語美育融合課
廣外藝新綠實踐隊服務銀苑社區公益托管班是一種“多贏”的公益實踐模式。公益托管班有效幫助解決雙職工雙職工家庭及 “兩新” 群體的子女暑期 “看護難”問題,減輕家長負擔。大學生專業的課程設計和組織能夠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避免孩子們沉迷電子設備或無人看管的風險。大學生實踐隊在實踐中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技能,提升溝通、協調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同時為社區注入活力,推動社區服務多元化,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投稿: 周燈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