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曼城聯合學院"曼步非遺,楚脈新章"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15日至25日深入武漢三鎮,開展荊楚非遺文化創新傳播路徑的調研活動。團隊成員先后走訪漢口、漢陽、武昌三地,重點調研了漢劇、武漢大禹治水傳說、楚香制作技藝、葉開泰中醫藥傳統技藝及中醫傳統制劑方法等五項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楚香非遺傳承人陳述杰老師 李詩雅 攝

圖為團隊成員體驗制作福字香 李詩雅 攝
調研過程中,團隊采用文獻研究、實地考察、深度訪談的立體化調研模式,通過系統梳理非遺文獻資料、開展問卷調查、走訪非遺傳承人等方式,全面探尋非遺文化的創新傳播路徑。在楚香制作技藝調研環節,團隊成員不僅觀摩了完整的制作流程,更在傳承人指導下親手參與制作,零距離感受傳統工藝的精妙之處。成員陳俊曉在體驗后表示:“體驗打香篆、制福字香每一步都是與歷史對話。”與此同時,團隊還特別關注數字媒體技術與非遺文化的融合創新,通過拍攝制作短視頻的方式,探索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下的表達方式。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漢劇博物館 李詩雅 攝
從歷史展館到文化園區,從傳承人對話到手作實踐,成員們用腳步丈量非遺厚度,用鏡頭文字傳遞文化溫度,讓沉睡的歷史記憶,在當代青年的行動中重新蘇醒,續寫傳承新篇。目前,團隊已完成非遺文化宣傳視頻的拍攝制作和調研報告的撰寫工作。下一步,將通過校園巡展、社區志愿活動、新媒體平臺推廣等形式,持續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將非遺成果進行轉化,讓國內外對荊楚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實際行動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