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迭新智農”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一行13人,于7月21日至27日深入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禮泉、楊凌三區(縣),充分發揮建筑學專業優勢,聚焦設施農業大棚建造技術升級,通過實地考察、結構訪談、問卷調研等形式,系統梳理了傳統大棚在結構、材料、建造效率等方面存在的痛點,并積極探索裝配式建造技術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優化環境適應性等方面的應用潛力。實踐期間,團隊不僅向農戶分享了團隊模塊化裝配式大棚的設計概念,還動手協助當地村民維護了多個年久失修的農業大棚,將專業知識轉化為了服務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青春動能。

圖為涇陽縣云龍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博為實踐團師生講解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升級。供圖 周子涵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云龍農業負責人王少冰詢問土墻日光溫室的結構安全與保溫問題。供圖 周子涵

圖為實踐團成員品嘗大棚種植反季節果蔬。供圖 周子涵

圖為涇潤豐農育苗公司負責人杜慶為實踐團師生講解育苗棚自動化控制系統。供圖 張靜華

圖為實踐團師生與沃野青青農業園區負責人陳星開展交流座談會。供圖 周子涵

圖為欣農興園區工作人員為實踐團師生講解不同作物對大棚高度及跨度的設計需求。供圖 周子涵

圖為實踐團在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探索農業科技新進展。供圖 張靜華

圖為大秦宇創新能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向實踐團師生講解冷彎成型技術在大棚骨架生產中的應用。供圖 張靜華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訪當地種植戶記錄現有大棚結構老化等使用痛點及改造期望。供圖 周子涵

圖為實踐團成員運用專業知識協助當地種植戶維護年久大棚。供圖 周子涵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進農戶家中參與農業生產生活。供圖 周子涵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當地村民展示裝配式模塊大棚設計方案并收集建議反饋。供圖 周子涵
圖為“迭新智農”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合影。供圖 周子涵